01什么是医疗美容?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达到美化改善人们容貌、体形的目的。常见的医疗美容项目包括:光子嫩肤、肉毒毒素注射、玻尿酸注射、水光针注射、割双眼皮、鼻综合等。在这些美容项目中,美容医疗机构一般通过低价诱惑、容貌焦虑、虚假宣传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美容项目。02案例警示
林某(化名)并不具备医疗美容项目主诊医师的资质,但对医美兴趣浓厚,自学医美注射技术后,便业余在杂物间经营美容诊所。但这家“杂物间美容院”未在市监部门登记备案,也未依法取得设立美容医疗机构的相关批准许可。陈某(化名)因有医美需求,主动联系林某,双方经协商决定进行除皱、瘦身等项目。在注射“除皱针”“瘦身针”后,陈某身体即出现严重不适。多次就医治疗后,陈某将林某诉至法院,诉请林某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假一赔三”责任。03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林某明知自身不具备主诊医师资质、场所也不具备美容医疗机构资质,仍为消费者提供医美服务,属于未取得资质即从事医疗美容服务,构成欺诈。最终,法院判决林某应当返还陈某进行除皱、瘦身项目的花费,并额外支付费用三倍的赔偿。04律师说法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美的向往愈发迫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医美行为来改善自己的精神面貌,集聚的需求催生了医美产业近几年井喷式的发展,但是行业疾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暴露显现。据统计,目前我国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24%,“黑机构”数量超8万,非法从业者多达十万之众。大家在进行医疗美容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认清资质,选择正规机构。
医疗美容机构不同于生活美容机构,消费者不能将二者混淆。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时,应优先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http://www.nhc.gov.cn/)→服务 →信息查询 →医卫机构。输入所在省份、医疗机构名称(需至少四个字)进行查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查看医美项目是否在诊疗范围内查询。二要核验医师职业资格,警惕“伪医生”。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凡涉及医疗美容临床操作的,执业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认证的执业医师资格或护士执业资格,其他任何形式的“证书”均不具备法律效力。建议消费者在接受服务前,务必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http://www.nhc.gov.cn/)→服务 →信息查询 →医卫人员。输入所在省份、医师(护士)姓名、所在医疗机构名称进行查询,对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等信息进行核实。尤其要注意,资质核验应以官网实时数据为准,不可轻信纸质证书复印件,避免遭遇伪造证照的非法从业者。三要查证产品认证信息,选择合规产品。
医美所采用的设备、耗材应该为“械”准字号;药物应该为“药”准字号。目前用于注射的玻尿酸、胶原蛋白等产品持“械”准字号,且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很多产品如果只为“消”“妆”字号,则属于卫生消毒用品、化妆品范畴,只能外用,不能用于注射。凡用于注射玻尿酸、瘦脸针、水光针的器械都必须要有“三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建议消费者在进行医美项目前,可进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的“公众查询”或“中国药品监管”APP进行核实,核验医美机构所用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是否合法合规。四要签订正规合同,留存消费凭证。
建议消费者在接受美容服务前签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医疗美容消费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明确项目名称、次数、收费明细、效果承诺、风险告知及售后条款,应避免在空白或有留白的文书中签名。此外,术后务必保留病历、缴费凭证、产品外包装(可拍照留存),以便维权时作为证据。五要科学应对风险,依法维护权益。
消费者若术后出现红肿、感染、功能异常等情况,立即到治疗的医美机构或其他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如发生消费纠纷,应首先与商家积极协商,如协商不成,可拨打当地12345热线电话反映,也可登录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投诉或向当地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05法律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虚假的“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13条 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